
全国服务热线:400-856-0586
2019年4月20日,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谷雨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群芳谱》:“谷雨,谷得雨而生也。”谷雨前后,天气较暖,降雨量增加,有利于春作物播种生长。
然而在这种“春雨贵如油”的天气,人经常处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导致湿气引入体内。
雨天艾灸,祛湿效果佳。
艾灸有开郁、祛湿、补阳气等作用,特别适合养生。春雨潮湿天气,经常艾灸以下六穴,可祛除体内湿邪,帮助预防各种疾病。
1.关元穴
位于脐下3寸,为养生保健强壮的要穴。有培元固本、导赤通淋、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
2.命门穴
位于人体背后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是人体生命力的中心,为元气"住宿"的地方。有培元固本、强健腰膝之功。
3.中脘穴
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5寸处,有聚集及传导地部水液的功能。对消化系统疾病(腹胀、腹泻、呕吐、便秘、等)以及一般胃病、青春痘、精力不济、神经衰弱也很有效。
4.足三里穴
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有生发胃气、燥化脾湿的功效。主治胃肠病证,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虚劳诸证。
5.丰隆穴
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较鼓起的地方,这个是祛湿较好的穴位,艾灸此处有效健脾化湿。主治头痛,眩晕,痰多咳嗽,呕吐,便秘,水肿,癫狂痛,下肢痿痹。
6.解溪穴
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中,当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腹胀,便秘,癫狂,头面浮肿,下肢痿痹,脚腕无力等。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湿的穴位,对解除下肢的水肿效果较好。
有些场所,不宜艾灸
艾灸会产生大量的烟雾,所以在不透风的环境下不适宜艾灸。艾灸会产生明火,艾灸时附近不能放置易燃易爆物品。
任何场合都可以艾灸的方法
那当然就是凯敦热敏灸治疗仪了!江西中医药大学就研制的这款仪器,能模拟高质量艾条燃烧时发出的光和热,引发灸感(这是一般的所谓艾灸仪所不具有的功效哦),没有耗材,不会烫伤,没有艾烟,不会有艾草气味萦绕在身旁。使用起来很方便,也很安全,不管是在公司还是家里使用,都没有问题,还是治病保健的好帮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