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服务热线:400-856-0586
(本文摘自Mod Diagn Treat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7 Oct 28(20),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热敏灸合穴位敷贴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效果分析
黄四碧,胡春媚,杨 涛,杨 静(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6)
摘要:选择我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病例共 58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29 例。 对照组采用热敏灸合穴位敷贴治疗,连续 2 年;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同时辅以个性化护理指导,连续 2 年。 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系统合理的个性化护理指导有利于提高热敏灸合穴位敷贴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热敏灸;穴位敷贴;护理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 ̄8174(2017)20 ̄3903 ̄01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临床上以慢性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为特征[ 1]。 本病发病率高,病情反复,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甚至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2]。 本研究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热敏灸合穴位敷贴并予以个性化护理指导,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门诊 2011 年 7 月~2013 年 9 月诊治的慢性支气管炎病例共 58 例,均符合肺气阳虚证的慢性支气管炎的有关诊断标准。 随机分为对照组 29 例和观察组 29例。 对照组男 16 例,女 13 例,年龄 26~75 岁,病程 3 年以上;观察组 29 例,男 15 例,女 14 例,年龄 28~74 岁,病程 3 年以上。 两组性别、平均年龄、平均病程一致性检验( 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采用热敏灸合穴位敷贴治疗,持续 2 年。 观察组在上述治疗过程中辅以个性化护理指导,持续 2 年。2 年治疗结束后,随访 2 年观察疗效。
1.2 方法
1.2.1 取穴 大椎穴、双肺俞、双心俞、双膏肓等穴。
1.2.2 热敏灸操作方法 点燃我院特制的热敏灸艾条距患者穴位 3cm 左右的高度施行回旋灸、雀啄灸、循经往返灸,当患者感觉施灸部位出现下列热敏化现象(扩热、透热、传热),作好标记,继续温和灸热敏化部位[3],持续 15min。 每日一次。
1.2.3 穴位敷贴方法 药物制备 :白芥子 、甘遂 、玄胡索 、细辛按一定比例一并研末,用生姜汁和甘油按一定比例调糊制成丸状,每个药丸 2g。 敷贴方法:将药丸用 4×4cm 医用胶布固定于热敏化腧穴敷贴。敷贴时间一般为 4~6h。夏季头伏、二伏、三伏此 3 天各贴 1 次,每次约贴 4~6h;冬季自冬至开始,每十天贴 1 次,每次约贴 6~8h。
1.2.4 个性化护理指导 (1)居室环境温湿度适宜 ,阳光充足,定时开窗通风,保证空气新鲜流通,尽量减少去公共场所,戒烟酒,避免被动吸烟、吸入刺激性气体和接触过敏原。(2)敷贴期间患者不宜食用辛辣 、冷饮 、海鲜等发物 ,注意饮食营养,以增强体质,饮食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易消化为宜[4]。 每天饮水不少于 1500ml,可多进食牛奶、瘦肉、蛋、蔬菜和水果等。 ( 3)生活起居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 4)告知患者敷贴部位出现痒感为正常反应,不可搔抓及用力擦洗,以免对皮肤造成损伤。 敷贴部位微红为最佳表现,敷贴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引起水泡而延迟下一次治疗。 ( 5)施灸者可用食指和中指置于患者施灸部位两侧感知温度,调整施灸高度,保持施灸过程被施灸部位受热均匀,注意间断弹去灰烬,并可使用艾灸盒防止艾灰落到皮肤,避免烫伤。 ( 6)施灸后及时更换衣物,注意保暖防寒。 ( 7)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讲解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治疗过程及并发症处理方法,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夏季不宜贪凉,冬季尤应注意胸背部保暖。 ( 8)根据患者年龄、病情选择合适的体育锻炼,如太极拳、慢跑、健身操等,可增加耐寒训练,如冷水洗脸、冬泳等。 年轻患者可夏季开始冷水擦身洗脚;老年患者可指导其冷水洗脸,学习做呼吸操。 耐寒按摩:以手按摩头面部及四肢暴露部位皮肤,每日 3~5 次,每次 5min。 指导按摩迎香穴、风池穴。
1.3 疗效判定标准 (1)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控制,随访 2 年不发病;(2)有效:发病时症状较轻、发作次数较治疗前同期减少 1/3;(3)无效:症状未减轻,发作次数无明显减少。 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 SPSS 15.0 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 χ2 检验 。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2 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有效率为 86.21%,对照组为 72.41%。 临床疗效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见附表。
3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是呼吸内科常见疾病之一,其病情特点是病程较长,反复发作,多属阳虚体质,病久则耗气伤阴[5],既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又给家庭带来经济、精神负担。 《素问·四气调神论篇》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6],“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 夏季阳气盛于外而虚于内之时通过 "冬病夏治"的方法以扶助内虚之阳气,借助外借隆盛之阳气化散伏留于体内的痰饮阴邪,从而截断疾病发作的病理环节[7]。故三伏天开始应用热敏灸合穴位敷贴治疗,可得天阳相助,激发经气、开通经络、发动感传,内扶正气、调节脏腑。 护理人员运用现代中医护理理论实施个性化护理指导,向患者做好健康教育,讲解疾病的病因、治疗及并发症处理措施等。 帮助其全面了解相关知识及自我保健能力,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年龄、病情指导患者参加合适的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另一方面进行食疗指导,以补肾气;秋冬佐以润肺去燥、化痰止咳食物,内外因结合提高患者免疫力,促使患者由被动治疗转为主动预防,加强了护患沟通与密切配合。
本研究对 29 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热敏灸合穴位敷贴治疗,并通过宣传资料、图片、小视频、讲座等进行个性化护理指导,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不同的健康教育计划。 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针对患者进行切实有效的个性化护理指导,使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周期、发病次数、病情轻重程度都得到了比较有效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倪 伟 .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11.
[2]温丽雅,余 红 ,张淑娟,等.中医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与基础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医学杂志,2011,31(5):1934.
[3]陈日新,康明非.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 [ 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25 ̄26.
[4]尤黎明,吴 瑛 .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75.
[5]汪海飚,徐卫方,王 平 ,等.慢性支气管炎的中医证-治相应关系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12):193.
[6]蒋新军,陈 燕 .中医治未病学说文献探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3(11):10.
[7]张元兵,胡志平,刘良徛,等.热敏灸合穴位敷贴防治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通报,2012,11(6):53.
收稿日期:2017 ̄0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