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凯敦电子 做您身边的健康守护者

【转载】热敏灸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技术简介

返回列表 来源: 发布日期: 2019.07.16

(摘自福 建 中 医 学 院 学 报 2010 8 月 第 20 卷 第 4 期,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热敏灸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技术简介

陈日新

(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江西 南昌 330006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热敏灸

中图分类号:R24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5627201004-0001-03

 

1 热敏灸概述

热敏灸是采用点燃的艾材产生的艾热悬灸热敏态穴位,激发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表面不(微)热深部热、非热感觉等热敏灸感和经气传导,并施以个体化的饱和消敏灸量,从而能大幅度提高艾灸疗效的一种新疗法。 热敏灸疗法源于《内经》,基于临床、继承创新、提高疗效,历经 21 年临床研究,与传统温和灸疗法虽然表面上都是对准穴位“悬空”而灸的悬灸疗法,但有以下本质的不同。

1.1 灸感不同 灸感即施灸时患者的自我感觉 。对于悬灸疗法,艾热作用于体表,自然产生热感。针刺疗法的精髓与灵魂是“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即激发经气,气至病所。 热敏灸强调要求施灸过程中产生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表面不(微)热深部热、非热觉等 6 种热敏灸感和经气感传,气至病所,而传统悬灸仅有局部和表面的热感。

1.2 灸位不同 灸位即施灸部位 ,热敏灸是在热敏穴位上施灸,热敏穴位对艾热异常敏感,最易激发经气感传,产生小刺激大反应;而传统悬灸由于未认识到穴位有敏化态与静息态之别, 因此不要求辨别与选择热敏穴位施灸, 因此激发经气感传的效率很低。

1.3 灸量不同 灸量即艾灸的每次有效作用剂量。 艾灸剂量由艾灸强度,艾灸面积,艾灸时间三个因素组成,在前两个因素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艾灸剂量主要由艾灸时间所决定。 在施行热敏灸疗法时,每穴的施灸时间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因人因病因穴而不同, 是以个体化的热敏灸感消失为度的施灸时间, 这是患病机体自身表达出来的需求灸量, 所以是最适的个体化充足灸量即饱和消敏灸量。而传统悬灸的灸量每次每穴一般从 10 min 15 min,或者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往往达不到治疗个体化的最佳灸量。

1.4 灸效不同 20 年的研究表明 ,由于热敏灸激发经气,气至病所,实现古人“气至 而有效”的要求, 因此热敏灸的疗效较传统悬灸疗法有大幅度提高。 尤其对以下病症有良好疗效: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便秘、原发性痛经、慢性盆腔炎 症、阳痿、面瘫、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膝关节炎、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等。

2 热敏灸理论简介

热敏灸理论由以下八大规律组成:① 人体腧穴存在静息态与敏化态 2 种状态; 人体在疾病状态下,体表腧穴会发生敏化,敏化态的腧穴对外界相关刺激呈现“小刺激大反应”;② 腧穴敏化的类型多种多样,而腧穴热敏化是一种新类型;腧穴热敏化的特征是当受到艾热刺激时呈现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表面不(微)热深部热及非热觉等腧穴放大现象;③ 腧穴热敏化具有普遍性,其分布具有证侯相关性;④ 腧穴热敏化的类型、部位、面积、强度具有动态性;⑤ 艾灸热敏化腧穴极易激发经脉感传乃至气至病所;⑥ 探敏

取穴施灸能大幅度提高临床疗效; ⑦ 经气所过,主治所及;灸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⑧ 基于上述腧穴热敏化新规律,发明了探感定位、辨敏施灸、量随人异、敏消量足的热敏灸新疗法。

3 热敏灸十六字要诀

热敏灸的操作技术关键可用 16 字来概括:探感定位、辨敏施灸、量因人异、敏消量足。 前两句是有关施灸部位的操作技术关键, 后两句是有关施灸剂量的操作技术关键。

3.1 探感定位 热敏灸在穴位选取上和传统选穴不同,是以感觉法确定最佳施灸部位,即六种热敏灸感的出现部位为最佳施灸部位, 因此需要以艾热为刺激源探查不同部位的灸感从而确定热敏穴位作为施灸部位。

3.2 辨敏施灸 不同热敏灸感携带了不同的艾灸信息,尽管表明这些穴位都是热敏穴位,但有首选与后选,主选与次选之分,这些需要我们分析、辨别。 如以出现热敏灸感经过,或直达病变部位的热敏穴位为主选热敏穴位; 以出现非热灸感的热敏穴位为主选热敏穴位, 而非热灸感中又以痛感优于酸胀感; 以出现较强的热敏灸感的热敏穴位为首选热敏穴位。 在上述敏化穴位的分析辨别基础上从而采用相应的悬灸方法施灸。

3.3 量因人异 艾灸剂量由艾灸强度 、 艾灸面积、艾灸时间三个因素组成,在前两个因素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艾灸剂量主要由艾灸时间所决定。 在施行热敏灸疗法时, 每穴的施灸时间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因人因病因穴而不同,是以个体化的热敏灸感消失为度的施灸时间。 不同热敏穴位施灸时从热敏灸感产生(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表面不(微)热深部热、其他非热感觉)至热敏灸感消失所需要的时间是不同的,从 10 min 200 min 不等, 这就是热敏穴位的最佳个体化施灸剂量。

3.4 敏消量足 热敏灸疗法强调每次艾灸要达到个体化的消除穴位敏化状态的饱和灸量, 这是保证热敏灸临床疗效的关键之一, 每次给予艾热刺激的量最终取决于热敏化态穴位的消敏或脱敏量,达到这个剂量灸疗疗效明显提高,这时穴位的热敏态转化为消敏态(即非热敏态)。 这个艾灸剂量就是这个热敏穴位的最佳充足剂量。

4 热敏灸治疗支气管哮喘

4.1 诊断标准 ① 反复发作喘息 、气急 、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 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② 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 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③ 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④ 除外其它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 ⑤ 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至少具备以下一项试验阳性:a. 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b. 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增加 15%以上 ,且 FEV1增加绝对值>200 m L];c. 最大呼气流量(PEF)日内变异率或昼夜波动率≥20%。 符合 14 条或 45 条者,可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

4.2 适应证 必须符合以下六项标准 。 ① 符合西医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② 哮喘分期属慢性持续期者;③ 背侧足太阳膀胱经两外侧线以内,肺俞穴和膈俞穴两水平线之间的区域或前胸部第一肋间隙、 第二肋间隙自内向外至 6 寸范围内区域出现穴位热敏;④ 年龄 1865 岁;⑤ 患者神志正常,能正确表达灸感,行为配合。

4.3 禁忌证 有以下任何情况之一者 ,不宜单纯进行热敏灸治疗。 ① 可造成气喘或呼吸困难的其它疾病患者如支气管扩张、肺心病、肺纤维化、肺结核、肺脓疡、慢性阻塞性肺病等;② 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③ 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 精神病患者及影响其生存质量的严重疾病;④ 激素依赖型病人,或入选前 4 周内,使用过全身性肾上腺皮质激素注射剂(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和口服)者;⑤ 对艾烟不耐受者。

4.4 技术操作方法

4.4.1 腧穴热敏化探查 ① 环境 :检测室保持安静,室内温度保持在 24℃~30℃;② 体位:选择舒适、充分暴露探查部位的体位;③ 探查工具:两支特制精艾绒艾条,规格直径 22 mm×长度 120 mm,江西省中医院生产,材料为二级精艾绒;④ 探查部位:背部足太阳膀胱经两外侧线以内,肺俞穴和膈俞穴两水平线之间的区域;⑤ 探查方法:点燃艾条,在距离选定部位皮肤表面 3 cm 左右高度手持调控施行温和灸。 当患者感受到艾热发生透热              ( 艾 热 从 施 灸 部 位 皮 肤 表 面 直 接 向 深 部 组 织 穿透)、扩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扩散)、传热(灸热从施灸点开始循某一方向传导)、局部不(微)热远部热(施灸部位不或微热,而远离施灸的部位感觉甚热)、表面不(微)热深部热(施灸部位的皮肤不或微热, 而皮肤下深部组织甚至胸腹腔脏器感觉甚热)和非热觉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感觉时,即为发生腧穴热敏化现象, 该探查穴点为热敏化腧穴。 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所有的热敏化腧穴被查找出,详细记录其位置。

4.4.2 腧穴热敏化艾灸治疗 ① 环境:诊室保持安静,室内温度保持在 24℃~30℃;② 体位:选择舒适、充分暴露施灸部位的体位;③ 灸材灸具:特制精艾绒艾条(规格、产地、材料同上);④ 选穴:所有探查到并记录的热敏化腧穴; ⑤ 治疗方法:手持艾条, 在探查到的热敏化腧穴中选取 1 个热敏化现象最为明显的穴位以色笔标记进行悬灸,每隔 2 min 掸灰(时间不超过 10 s)并调整艾条与皮肤距离,保持足够热度,以发生透热、扩热、传热和非热感觉等腧穴热敏化现象为标准。 对已探查出的热敏穴逐个悬灸。

4.4.3 治疗时间及疗程 在热敏穴位实施悬灸 ,每次治疗时 间以上述区 域腧穴热敏 现象 消 失 为度,患者初诊开始连续治疗 8 d,每日 1 次,第一个月内的后 22 d 保证 12 次治疗; 后 2 个月保证每月治疗 15 次(每日≤1 次)。

4.4.4 关键技术环节 探感定位 ; 辨敏施灸 ; 量因人异;敏消量足。

4.4.5 注意事项 ① 施灸时 ,应详细了解操作过程,打消对艾灸的恐惧感或紧张感;② 施灸时,应根据年龄、性别、体质、病情,采取舒适的并能充分暴露施灸部位的体位; ③ 施灸剂量根据病情不同、个体不同而各不相同;④ 过饥、过饱、过劳、酒醉等,不宜施灸;⑤ 艾灸局部出现水泡,水泡较小时,宜保护水泡,勿使破裂,一般数日即可吸收自愈。 如水泡过大,用注射器从水泡下方穿入,将渗出液吸出后, 外用消毒敷料保护, 一般数日可痊愈;⑥ 施艾灸时,要注意防止艾火脱落灼伤患者,或烧坏衣服被褥等物;⑦ 治疗结束后,必须将燃着的艾条熄灭,以防复燃。

 

收稿日期:2009-10-20

基金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I12B04-2

咨询热线

400-856-0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