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凯敦电子 做您身边的健康守护者

【转载】喻文球教授治疗阳痿经验拾萃

返回列表 来源: 发布日期: 2019.07.17

(转载自 新中医 20112月第43卷第2期,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喻文球教授治疗阳痿经验拾萃

王丹1,邹国明2

1.江西省中医院,江西南昌330006;2.江西中医学院,江西南昌330004

关键词]阳痿;名医经验;喻文球

[中图分类号]R69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6-7415(2011)02-0166-021

 

 

喻文球是江西中医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任中医师、江西省名老中医。喻教授从事中医外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40,对阳痿的治疗有丰富经验。笔者有幸随师学习,现将喻教授治疗阳痿的经验介绍如下。

阳痿是指在有性欲要求时,阴茎不能勃起或勃起不坚,或者虽然有勃起且有一定程度的硬度,但不能保持性交的足够时间,因而妨碍性交或不能完成性交。《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称为“阴痿”,《素问·痿论》称为“筋痿”、“宗筋弛纵景岳全书·阳痿》指出 :“阴痿者 ,阳不举也,指出阴痿即是阳痿,自此始称阳痿。

1病因病机

喻教授认为,阳痿病因病机相当复杂,多见于心情不畅,致肝失疏泄,或暴怒伤肝,致肝失条达,均可致阳痿;忧思伤脾,精微不布 ,无以散精于肝,致宗筋失养而致阳痿;惊恐、突遭不测,或房中受惊,可致阳事不振而成阳痿;恣情纵欲,手淫太过,劳伤过度 ,房事不节,伤精耗血,损及阴阳,致肾气虚惫,命门火衰,渐成阳痿;寒邪侵袭,致寒邪阻滞肝脉而成阳痿 ;饮食所伤,膏粱厚味,过食肥甘或嗜酒过度,酿湿生热,内阻中焦,下注宗筋致成阳痿跌仆损伤,瘀血内阻,血行不畅 ,阻滞脉络,宗筋失于濡养而发阳痿。

2治痿重肾从肝

一直以来,普遍认为阳痿的病因病机与肾密切相关。但近年来,越来越多医家重视肝脏与阳痿的关系喻教授总结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阳痿不能简单地从肾治疗,更应该审证求因,从肝论治。《灵枢经脉》云:“肝者筋之合也 ,筋者聚于阴器。”《素问·上古天真论》日:“肝气衰,筋不能动”。灵枢经筋日:“足厥阴之筋…其病阴器不用,伤于内则不起,伤于寒则阴缩入,伤于热则纵挺不收。”《素问痿论》又曰 :“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及为白淫。故下经日:筋痿者 ,生于肝 ,使内也。”《景岳全书》日:“凡思虑焦劳,忧郁太过者,多致阳痿;凡惊恐不释者,亦致阳痿。”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前阴后阴源流》指出:“又有失志之人 ,抑郁伤肝,肝木不能疏达,亦致阴痿不起。”阴茎为宗筋所聚,肝主宗筋,肝脉绕阴器。另情志失调,肝气郁结,或谋虑不遂 ,忧思郁怒 ,日久不解则肝失条达,气失疏泄,宗筋所聚无能;或大惊卒恐,伤于肾气,作强不能而成阳痿阴茎以筋为体,属肝所主 ;以气血为运 ,得气血充养方能作强肝主藏血,指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液的功能。性交时血聚于阴部。同时肝又主疏泄,疏通气机,有利血流的畅通,得气血以充养,阴茎之作强功能正是通过肝之藏血与疏泄的协同作用来完成的可见阳痿与肝主疏泄 ,主藏血,调畅情志,体阴而用阳等功能和生理特点密切相关。故在论治阳痿之时,喻教授常从肝而治。治则以疏肝解郁,清利湿热,活血化瘀为法。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还认真分析肝藏血与主疏泄功能失调关系的轻重 ,或行气以疏泄,或化瘀以助血运,终归以疏泄肝之气血,条达宗筋为目的。

3辨证分型论治

3.1命门火衰证症见:阳痿势重阴茎痿而不起,腰膝酸痛,眩晕,耳鸣,肢冷畏寒,小便清长,夜尿频作 ,舌淡红,脉沉细迟。治宜温补命门火,方选右归丸加减处方:枸杞子、熟地黄各15g,附子6g,肉桂、山药、山茱萸、鹿角胶、露蜂房各10g,菟丝子、杜仲、当归各 12g。每天 1,水煎

(下同)

3.2恐惧伤肾证症见:多有惊恐史,阳痿不举或举而不坚,胆怯多疑,心悸易惊,失眠多梦,舌淡、苔薄,脉沉弦。治宜宁心定志 ,益肾兴阳,方选安神定志丸或大补元煎合酸枣仁汤加减。处方:人参、知母、山药、山茱萸、川芎、白僵蚕各10g,熟地黄、杜仲、当归、酸枣仁、茯苓各12g,枸杞子15g,炙甘草6g

3.3肾精亏损证症见:阳事不举或举而不坚,或反见性欲亢进,多伴头昏耳鸣,腰膝酸软精液稀少,或见面赤颧红,五心烦热,低热盗汗 ,舌红、苔少,脉细弱治宜补肾填精,滋阴引阳,方选六味地黄丸或左归丸加减处方:川牛膝、鹿角胶、山茱萸、山药()10g,菟丝子、熟地黄各 12g,枸杞子、龟胶(烊服)15g,蛤蚧1对。

3.4心脾两虚证症见:阳事不举,或举而无力,伴面色无华,精神不振,神疲倦怠,腹胀纳呆,心悸多梦,失眠健忘,大便溏薄,舌淡、苔薄,脉细无力。治宜养心健脾,益肾振阳,方选归脾汤加味。处方:白术、茯神各10g,黄芪、龙眼肉、酸枣仁、当归各12g,人参、木香、远志、炙甘草各 6g.

3.5肝气郁结证症见:性欲低下,阳事不兴,平素多悲忧烦恼,或家庭不和,精神抑郁,急躁易怒,胸胁胀满,食少寡言,善叹息,舌红、苔薄白,脉弦。治宜疏肝解郁,温肾振痰,方选柴胡疏肝散或四逆散加味。处方:陈皮、柴胡各12g,川芎、香附、枳壳、白芍各10g,炙甘草 6g,蜈蚣2条。

3.6肝胆湿热证症见:阴茎不能勃起,或勃而不坚,常伴阴囊潮湿,坠胀疼痛,心烦口苦,肢体困倦,小便短赤,大便稀薄或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泻肝利胆,清热化湿,方选龙胆泻肝汤加减。处方:龙胆草20g,黄芩、栀子、木通各10g,车前子、柴胡各 15g,泽泻、生地黄、当归各12g,生甘草6g.

3.7淤血内阻证症见:阳事不兴,或勃而不坚,甚或性欲淡漠,多有动脉硬化、糖尿病或阴部外伤及盆腔手术史,舌暗有瘀斑或瘀点,脉沉涩或弦。治宜活血祛淤,通脉振阳,方选少腹逐瘀汤加减。处方:泽兰15g,当归、延胡索各12g,生蒲黄、赤芍、制没药、川牛膝各 10g,川弯、干姜、肉桂、炒小茴香、木香、水蛭各6g

4善用虫类药物

    喻教授认为,阴茎的勃起,全赖气血灌注,肾阴濡养,肾阳激发鼓动。若肝肾功能失调,气血经络失和,则发生阳痿。经脉是脏腑和宗筋之间运行气血的通道,若淤血阻滞,经脉不通,虽气血阴阳不亏,然宗筋不得充养,也可致阳痰。治阳痿贵在疏肝解郁,平衡阴阳,活血通络。喻教授在治疗阳痿时常在疏肝、解郁、活血的基础上加用虫类药,如娱蚁、水蛭、蜻蜓、露蜂房等。虫类药多入肝肾经,具有辛、甘、咸味。辛者走窜,具有通行经络、畅行筋脉的作用 ;甘者补益,又多为血肉有情之品,具有补肾填精、兴阳起痰的功效;咸者入血,具有通经活血、化淤散结的特点。如蜻蜓益肾壮阳、强阴秘精;蛤蚧助肾阳、益精血;水蛙破血、逐淤、通经;露蜂房温肾运脾;白僵蚕祛风止痉、化痰散结 ;全蝎祛风止痉、通络解毒;蜈蚣舒肝荣筋;蚕蛾补肝养筋;大蚂蚁生精壮筋等。在众虫类药当中,喻教授认为,生水蛭效果最佳,一般不入煎剂,常用生水蛭25g研末后吞服,这可避免加热煎煮而破坏其有效

成分,但用量切忌过大,尤其对凝血功能不良者,应慎用或忌用。故喻教授强调应注意审证用药,恰当使用虫类药治阳痿,使用时必须准确辨证,合理配伍,中病即止。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虫类药性多燥,宜配伍滋阴养血药,以制其偏,发挥其长,方可提高疗效[3]

5活用热敏灸法

    热敏灸又称热敏悬灸,是采用点燃的艾材产生的艾热悬灸热敏态穴位,激发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热、表面不()热深部热、非热感觉等热敏灸感和经气传导,并施以个体化的饱和消敏灸量,从而提高艾灸疗效的一种新方法。喻教授常采用热敏灸治疗阳痰。

    具体操作:(1)热敏穴位探查:以腹部及背腰部为高发区,在关元、气冲、血海、肾俞、腰阳关等腧穴进行热敏探查,通过艾条悬灸,只要出现以下1种以上(1)灸感反应就表明

该愉穴已发生热敏化,如: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热远部热,表面不热深部热,施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酸、胀、麻、痛等非热感等,标记热敏穴位;(2)热敏灸操作:①关元、气冲穴行三角温和灸,自觉热感深透至腹腔,灸至热敏灸感消失。②肾俞穴行双点温和灸,自觉热感深透至腹腔或扩散至腰骸部或向下肢传导,灸至热敏灸感消失。③腰阳关穴行单点温和灸,自觉热感深透至腹腔或扩散至腰骸部或向下肢传导至脚心发热,灸至热敏灸感消失。④血海穴行双点温和灸,部分的感传可直接到达下腹部,如感传仍不能上传至腹部,再取一支点燃的艾条放置感传所达部位的近心端点,进行温和灸,依次接力使感传到达下腹部,最后将 2支艾条分别固定于血海和下腹部进行温和灸,灸至热敏灸感消失。(3)施灸剂量:最佳剂量以每穴完成热敏态转化为消敏态为准。每天治疗1次,10天为1疗程。

    艾叶为纯阳之品,性温通经络。艾火温热,可直达经络,补虚起陷。热敏悬灸关元能温补元气、调补阴阳;气冲能舒宗筋、和营血;肾俞能补肾强腰、调和阴阳;腰阳关补肾、壮阳、益髓;血海养血、活血、祛淤。用热敏灸治疗阳痿能温补阳气、升阳举陷,使火气助元气,以达助阳治病之功。

6注重心理疗法

    阳痰之发病与患者心理因素有关。情欲之感,非药能愈,七情之病当以情治。喻教授治疗阳痰时重视心理疗法。如:精神支持疗法,帮助患者认识发病的原因,解除思想顾虑及紧张清绪,减轻或消除疾病的痛苦。对患者进行情志疏导,排除心理负担,保持患者乐观的心态。用积极的暗示疗法增强患者治疗信心。技能训练法,教授患者有关性生理知识,纠正有关性的错误态度和概念,采用合适的体位等。

〔参考文献〕

[1]林强,胡玉莲,厉岩.从肝论治阳11J1.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 22(11):785.

[2]郭中良吉良晨治疗阳疾的经验IJl.北京中医,2006, 25(12):719.

[3]王祖贤.虫类药治疗阳痿(,11.湖北中医杂志,2001, 23(5):42.

                                          (编择 :黎国昌)

咨询热线

400-856-0586